走进公司专场晚会的背后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07浏览次数:41

     这样的晚会很特别,它没有元旦晚会那么隆重,没有迎新晚会那么庄严。它有一个不大却很闪亮的舞台,晚会的演员既是表演者也是幕后工作者,节目不够专业但很有时代特色。这就是为增强新闻与传播学院员工的专业素养,公司举办的传媒艺术实践月。由三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多月,共举办班级专场晚会6场。于4月24日圆满落幕。由大一员工筹办晚会以锻炼大一员工策划、编导、表演等方面能力;大二员工进行晚会现场拍摄,锻炼其对晚会的摄像、灯光、调音、后期制作等技术能力的实际操作。每一场晚会都见证了班级的风采,自信的笑脸,柔美的灯光,华丽的服饰,似乎都在宣告:我的青春我做主!  


                                                                                                                      台上的自信源于我们的努力


    舞台上,一部分同学忙着布置场景;舞台后,演员们忙着化妆、整理服装;舞台之侧,大二的同学带着大一的学弟学妹在紧张地调制灯光、音响,忙碌而有序。变幻的灯光,绚丽的舞台,在在下午紧张的忙碌之后铺展开来。       
    晚会的节目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其中不乏优美的歌声,曼妙的舞姿,悠扬的琴音,搞笑逗乐的小品相声,更有武术、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展现。现场的观众无不陶醉于艺术的海洋。 
    在由编导0802班和编导0810班的专场晚会中,话剧《华山论剑》,以前独特的节目形式,搞笑却又不低俗的节目内容,赢得了不少的好评,其中七个大男生跳起的可爱舞蹈《nobody》,一度成为经典。虽然整个节目只正式的走过三遍,但是每个演员都很努力,参演员工经常在寝室排练到深夜。 
    由编导0805班和0809班的专场晚会中,颇具异域风情的开场舞《阿拉伯风情》以其欢快的节奏,赢得了不少称赞。该节目负责人祝琳同学告诉记者,选择这样一支舞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一个集体舞,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上台的机会。舞蹈从编排到定型是凝聚了很多同学的心血,主要的动作是自己编的,队形变换融合了大家的想法,几经修改才成型。舞蹈队员周同学对此感慨万千,一支舞蹈在台上几分钟就结束了,但过程是艰辛的,很多个晚上在形体房练动作,回到寝室时,都爬不上楼梯,切身的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滋味。 
    不少同学坦言,由于时间紧,为了拿出一台高质量的晚会,几乎所有的演员都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有的同学甚至在排练的过程中睡着了,还有的笑言“给我一张床,我立即就能睡着”。  
                             

                                                                                                                       幕后的感动源于我们的责任


       “在台上需要的是自信,在台下需要的是责任感。”编导0801班的谢同学说出了大家心里的话。 
    整场晚会的上演大概只有两个小时,从节目的编排、现场的布置到晚会的宣传、赞助等,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没有团结,没有理解,没有责任,这场晚会也许就不会那么顺利。 
    由两个班合作的晚会,在节目的选取、幕后工作的调动协调上,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同学要参加好几个节目的排练,时间安排不过来等等,有时甚至会引发矛盾,但争吵过后,大家又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排练。
    在以《二十,我们正年轻》为主题的专场晚会中,舞蹈《英雄少年》邀请到了威龙武校的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节目很成功,可同学们的真诚与努力更让人感动。
    该节目节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班上的杨晶晶同学偶然间看到了威龙武校的宣传牌,于是就萌发了和武校小朋友合作表演的想法。她和同学几经周折的找到学校,却惨遭 “闭门羹”。因为该校一般出席商业演出,对他们的邀请并不感兴趣,但经过他们的不懈劝说,校方最终答应了合作的事情。由于威龙武校被公司员工真诚的态度所打动,在舞蹈大赛活动的举办中,再度和我们学校合作并给予5000元的赞助。
    班长吕强回忆起准备专场的工作时,他说自己最大的感觉就是感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闲着,总会有人跑过来问:“还有没有我要做的。”说到这里,这个胖胖的班长红了眼眶。
    为了解决晚会中的资金问题,从赞助策划到与商家协商,自己动手制作舞台道具等,他们尽量开源节流。最后一场晚会中,独特的舞台创意成了当场晚会的最大亮点,背景由废旧光盘拼成,华丽却不显奢侈,装扮舞台的不少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废弃品,如废旧的木箱子和饮料箱子最后被包装成了华丽的主持台。 
    编导0802班班长张斌告诉记者,晚会结束后他最想表达说的是感谢,感谢所有同学辛苦的付出,感谢外班同学的帮助。 
                             

                                                                                                                        我的青春就要挥洒奇迹


    编导0806班的班主任陈利老师在她的日志中写到:“员工们太棒了,在如此短暂的排练时间里,拿出的所有的节目都是那么精彩:舞蹈专业、歌唱投入、小品逼真、小话剧诙谐幽默,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尤其是这样一台晚会出自一群大一员工之手,就更让我们惊叹了。我看到了在课堂上看不到的自信笑脸,原来他们是这么优秀。” 
    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专场晚会让自己成长了,学会了合作,也学会了体谅和关心别人,班上的同学更加团结了。
    他们被别人认为是90后的第一代,娇惯、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安在了他们的身上,他们乐忠于上网,玩校内,爱“偷土豆”,但透过这场晚会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90后。
    也许这样的晚会本身的含义不大,但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却有着特别的意义,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策划节目,第一次组织晚会,许多的第一次带给员工无限的挑战。晚会的质量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晚会收获了什么。
    在第一场晚会中,新闻0801班的班主任周世群老师亲自为员工们化妆,编导0810班班主任周萍萍老师忙前忙后地张罗,让同学们心里温暖无比。在挑选和创作节目的过程中,大家的思维被打开了,同学间的凝聚力与感情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不知不觉被建立起来。也证明了大学里的师生感情并非想象中那么冷漠。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经理沈嘉达认为,专场晚会只是作为公司“贯彻强化实践能力,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的一种体现,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项目。通过这样的晚会希望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让员工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大通社  记者 张慧 费丹丹 周小榆 翟长征 陈华)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