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教师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会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07浏览次数:25

    2008年11月7至9日,第十二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山城重庆西南大学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80多所高校的近两百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各抒已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影视的历史、现状以及当下影视文化的热点话题、发展态势、高校影视教育等诸多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研讨会主题为“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式出版了论文集《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教师汪少明、陈利应邀参会,并在各自的专题讨论分会场上发言,宣读各自的论文《中国动漫公司的经营策略》(论文合作者还有李强、周萍萍老师)、《电视剧<家有儿女>的成功原因》。两位老师皆认为此次参会受益匪浅,既扩大了学术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又结识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利于院际交流和学科发展。此外,李强、方拥军、丁敏玲撰写的论文《简析中国情景喜剧创作样式与文化缺失》也被收入论文集中。 
    会议同时还颁发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五届“学会奖”、第二届“学院奖”和高校师生“创作奖”。汪少明、方拥军老师的《当代动画片的特征综述》获“学会奖”论文类三等奖。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奖”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1999年为鼓励学会会员开展学术理论研究而专门设立的重要学术奖项,旨在表彰广大会员在高校影视教育领域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学界和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和专业的评奖价值。本次年会共收到了近百件来自全国及美国的专家学者论著。经评委会评审,第五届“学会奖”著作类(含教材)共评选出一等奖3部,二等奖7部,三等奖13部;论文类(含调研报告)共评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18篇。 
    “学院奖”,该奖诞生于2006年,它采用影视艺术在学界专用术语作为奖项名称,对影视作品开展专业角度的评选。本届“学院奖”评奖分为“会员报送作品评奖”和“社会作品提名奖”两部分。前者鼓励高校师生踊跃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中。 
上一篇:下一篇: